
對于想要報考在職研究生的考生而言,了解歷年考試真題是十分有必要的。2021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綜合考試已結束,我們為大家第一時間整理了真題及答案,已完成考試的考生可參考以下內容進行估分,未參加考試的考生可提前為日后的考試做好準備,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6分)
1.題目:社會主義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2.題目: x1、 X2,無差異曲線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3.題日: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4.題目:根據最優質貨幣區理論,最優貨幣區的條件包括()
?、僖厥袌鋈诤?/p>
?、趦r格與工資彈性
?、凵唐肥袌龈叨热诤?/p>
?、車H收支順差
?、莺暧^經濟協調和政治融合
?、?金融市場融合
選項A:①②④⑥
選項B:①②③④⑥
選項C:①⑨④⑥
選項D:①②③⑤⑥
5.題目:類似---當最終產品進口的名義稅率不變時,表述正確的是()
?、賹M口原料征稅越低,該名義稅率的保護左右越大
?、趯M口原料征稅越低,該名義稅率的保護作用越小
?、蹖M口原料征稅越高,該名義稅率的保護作用越大
?、軐M口原料征稅越高,該名義稅率的保護作用越小
選項A:①和②
選項B:②和③
選項C:②和④
選項D:①和④
6.題日:稅收的特征,強制性、固定性、無償性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7.題目:古典經濟學理論
選項A:貨幣供需關系
二、名詞解釋:
1.總供給曲線:總供給是經濟社會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勞務總量??偣┙o曲線分為短期總供給曲線和長期總供給曲線。短期總供給曲線是總供給量與價格總水平呈同向變動關系的線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長期總供給曲線是總供給與價格水平不存在任何關系的垂線,其位置由制度、資源、技術決定。
2.邊際產量:邊際產量是指在生產技術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單位可變投入要素所得到的總產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產中如果只有勞動L是可變投入,則勞動的邊際產量MP=dQ/dL.由于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成立,要素邊際產量在可變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遞減的。
3.政府采購制度:政府采購制度是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實體以公開招標、投標為主要方式選擇供應商,從國內外市場上為政府部門或所屬團體購買商品或服務的一種制度。它具有公開性、公正性、競爭性的特點,其中公平競爭是政府采購制度的基石。
4、匯兌心理理論:匯兌心理說是國際借貸說與購買力平價說的結合。它的理論基礎是主觀效用論,它認為人們需要外匯是因為要購買商品和服務以滿足人們的欲望,效用是外匯的價值基礎,真正的價值在于其邊際效用,而這又是人們主觀心理決定的。人們在主觀上對外匯的評價不同,造成了外匯供求的變化,導致匯率變動。
三、簡答題
1、什么是名義利率?什么是實際利率?請寫出這兩個概念的關系式。
答案:
(1)名義利率是借款契約和有價證券上載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場上的市場利率。名義利率包括了物價變動的預期和貨幣增貶值的影響。
(2)實際利率是指剔除物價變動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債務人因使用資金而支付的真實成本。
(3)當一般價格水平不變時,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是等量的。在名義利率不變的情況下,物價水平的波動會導致實際利率的反向變動。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式為: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或者: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2、簡要分析風險資本的投資過程。
答案:風險資本指由風險投資基金所運作的資本,風險資本的投資過程大致分五個步驟:
(1)交易發起,即風險資本家獲知潛在的投資機會。
(2)篩選投資機會,即在眾多的潛在投資機會中初選出小部分做進一步分析。
(3)評價,即對選定項目的潛在風險與收益進行評估。如果評價結果是可以接受的,風險資本家與企業家一道進入第四步。
(4)交易設計,交易設計包括確定投資的數量、形式和價格等。一旦交易完成,則進入最后一步-投資后管理。
(5)投資后管理,投資后管理的關鍵是將企業帶入資本市場運作以順利實現必要一的兼并收購和發行上市。
3、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1)研究出發點是20世紀70年代國際經濟發展格局和跨國公司的高速發展。由資本流動對國際資源配置的影響,在注重資本流動的同時,將直接投資、國際貿易、區位選擇綜合起來進行研究。
(2)基本內容。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區位特定優勢三者結合決定了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較是否具有對外投資的優勢,或者可以通過出口、技術轉移來開拓該優勢。理論的具體內容為:
?、偎袡嗵囟▋瀯?。即企業在資產和所有權方面所獲得的為其他企業所不擁有的優勢,包括組織管理能力、金融融資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以及企業的規模與其壟斷地位及其他能力。這些優勢組成了企業比投資所在國公司更大的優勢,可以克服在國外生產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風險。
?、趦炔炕?。即將企業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的能力。因為外部市場不完全,企業的所有權優勢可能會受到打擊而喪失,內部化是在企業內部更好地實行資源配置,克服不利條件。
?、蹍^位特定優勢。以上兩種優勢并不能決定企業是否必然實現直接投資,因此區位特定優勢很重要,是投資的充分條件,包括東道國的勞動力成本情況、市場的條件與需求狀況、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東道國政府的各種政策等。
?、芡顿Y發展周期的概念。認為一個國家的對外資本流動,尤其是對外投資,與該國的經濟發展程度高度相關。由于上述三個優勢的動態變化,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該國與外部資本的流動也會發生凈流入、流入流出并存、凈流出等若干階段,不同階段資本的流動對于經濟發展有不同的作用。
(3)評價:該理論在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國際經濟發展格局,解釋了新的經濟現象。但該理論很大程度上是前人理論的綜合與折衷,沒有重要的理論突破。當然,這并不防礙該理論在政策上的重要性和參考意義。
4、政府財政投資的特點。
答案:與民間投資相比,財政投資具有以下特點:
(1)追求的是社會收益最大化而非私人收益最大化;
(2)財政投資的資金來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稅收無償取得的。
正因為財政投資的這些特點,政府在作出財政投資決策時所依據的標準不同于私人部門,而且政府最終依據怎樣的投資決策標準,取決于政府在不同時期所要實現的政策目標。通常,財政投資依據以下三個標準:①資本-產出比率最小化標準,即單位資本所帶來的產出最大,是指政府在確定投資項目時,應當選擇資本-產出比率最低的投資項目。②資本-勞動力比率最大化標準,是指政府投資支出應當選擇使邊際人均投資額最大化的投資項目。③就業創造標準,是指政府應當選擇單位投資額能夠動員最大數量勞動力的項目。
四、論述
1.政府干預的必要性?政府干預的優勢?政府合理干預怎么界定?
(1)政府干預的必要性
當市場是不完全時,就會存在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沒有達到最優配置或帕累托最優。
(2)政府干預經濟的優勢
政府在糾正市場失靈方面具有的優勢具體包括:
1)、征稅權。比如政府可以通過對污染企業課稅和對消除污染的企業給予補貼來解決污染問題;
2)、禁止權。政府可以通過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動,這對于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是至關重要的;
3)、處罰權。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對違法合同或破壞產權的行為給予處罰,以維護市場秩序;
4)、由政府來糾正市場失靈可以節約交易費用。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包括財政政策手段、貨幣政策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經濟法制手段、制度約束。
(3)政府合理干預的界定
政府干預要適度,干預不當,會妨礙市場積極作用的發揮。因此政府應在以下領域發揮程度不同的作用:
第一、提供公共服務:包括對內、對外兩方面職能。對內職能主要包括從事道路、公共文化設施等。對外職能包括國防建設,維護領土完整與國家主權,從事外交活動等。
第二、維護市場秩序:通過立法規范人們的行為,確定市場規則,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通過行政管理,打擊違法行為,維護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
第三、直接參與某些經濟活動:對私人部門不愿投資或無力承擔的項目進行 投資,興辦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
第四、進行制度創新,改革不合理的體制,完善生產關系使之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第五,影響收入分配:用稅收和轉移支付,及生產要素相對價格的調整和財產所有權調整,促進收入公平分配;
第六,具有財政調節功能。
第七、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利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資源保護、開發和合理利用。
第八、選擇適當政策,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充分就業、經濟增長)。
第九、必要的行政控制:運用國家政權力量直接控制經濟活動,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限制在必要的范圍內。
2.什么是貨幣市場均衡條件?已知消費函數C=100+0.8Y,投資函數為、I=200-6r。貨幣需求為L=0.2Y-4r,貨幣供為M=200,價格水平P=1,寫出IS-LM模型的具體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國民收入(Y)與均衡的利率(r);如果貨幣供給由200增加到240,均衡國民收入(Y)會怎么變?請簡要說明引起這種變化的機制?
答案:
(1)根據凱恩斯理論,在貨幣市場上,當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時,市場處于均衡,并相應地決定均衡的利率水平。通常,貨幣供給被認為是由一國貨幣當局發行并調節的一個外生變量,其大小與利率無關,假定m代表實際貨幣供給量(M代表名義貨幣供給量,P代表物價水平,m=M/P)。因此,在以利息率為縱坐標、貨幣量為橫坐標的坐標系內,貨幣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是建立在凱恩斯的流動偏好基礎上的。交易、謹慎和投機三種動機引起貨幣需求。其中,交易和謹慎動機所引起的貨幣需求與收入有關,并且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為L1(Y);而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方向變動,表示為L2(r)。這樣,貨幣需求可表示為:L=L1(Y)+L2(r)于是,市場的均衡條件可以表示為:L=L1(Y)+L2(r)=m,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況下,上述均衡條件決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如圖:
(2)IS曲線:Y=C+1=100+0.8Y+200-6r化簡得y=1500-30r
LM曲線:L=M/P則0.2Y-4r=200/1簡化得出Y=1000+20r
均衡國民收入即產品市場與貨市市場均衡
聯立IS曲線和LM曲線,解得Y=1200,r=10
(3)當貨幣供給M=200增加到M=240
新的LM曲線:0.2Y-4r=M/P=240/1,化簡得Y=1200+20r八
聯立原IS曲線Y=1500-30r和新的LM曲線,解得Y=1320,r=6。
(4)由題(2)當M=200時,均衡國民收入Y=1200,r=10,在擴張貨幣供給M=240時,均衡國民收入Y=1320,r=6。出此可見,在實現擴張的貨幣政策時會引起國民收入上開,同時利率下降。(可簡單畫圖標一下)